拍 賣 行 業 簡 介
來源:
|
作者:auction-100
|
發布時間: 2014-10-20
|
532 次瀏覽
|
分享到:
在西方,拍賣業已有數百年的歷史,作為一種交易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一、兩千年前。拍賣以其恪守“公開、公平、公正,誠實信用”的原則,采取買者公平競價,出價高者得的獨特交易方式,深深植根于社會經濟、文化和大眾生活的各個層面,表現了很強的生命力。
在西方,拍賣業已有數百年的歷史,作為一種交易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一、兩千年前。拍賣以其恪守“公開、公平、公正,誠實信用”的原則,采取買者公平競價,
出價高者得的獨特交易方式,深深植根于社會經濟、文化和大眾生活的各個層面,表現了很強的生命力。
在我國,拍賣作為“舶來品”解放前曾在沿海幾個大城市出現。解放后由于我國實行計劃經濟而銷聲匿跡三十年。一九八六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,國內第一家拍賣行在廣州破土而出,十六年來在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懷支持下,拍賣業從沿海到內地又蓬勃興起。
藝術品拍賣是我國拍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拍賣行業向社會展示拍賣魅力,宣傳普及拍賣知識、法規的醒目窗口。
自1992年我國文化藝術品拍賣事業在改革開放新高潮中起步,十年來堅持與市場經濟相結合,堅持與國際先進拍賣經營方式接軌的正確方向,大膽探索、勇于
實踐,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。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逐步走向規范與成熟,并在國際藝術品拍賣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國內的拍賣業擁有一支文化程度高、業務素質好、具
有一定專業鑒定水平的文化藝術品拍賣骨干隊伍;目前全國文化藝術品年拍賣成交額近30億元人民幣。
中國文化藝術品拍賣事業的蓬勃發展促
使我國藝術品價格上揚,提高了中國藝術品的國際地位,打破了國外拍賣企業壟斷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歷史;藝術品拍賣促使海外文物回流,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收藏
家和競買人,為國家發展、保護大批珍貴文物,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文物走私和文物地下黑市交易;文化藝術品拍賣激活了藝術品市場,極大地滿足了社會的收藏需
求,提高了公眾對文物的保護意識和鑒賞水平。
隨著我國正式加入WTO,我國拍賣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,而文化藝術品拍賣是首當其沖。我們應該抓住機遇,迎接挑戰,爭取新的發展?!?